日前,警方從近期接報的大額詐騙警情中抽取30起典型案例進行分析研判,發(fā)現(xiàn)被騙資金主要通過網(wǎng)銀和柜臺轉賬,分別達70%和20%,被騙者以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居多,約占70%。分析還發(fā)現(xiàn),大額電信詐騙警情主要分布在越秀、荔灣、海珠、白云等人口密集的傳統(tǒng)老城區(qū)。
被騙資金七成通過網(wǎng)銀轉走
據(jù)介紹,警方通過對近期接報的大額詐騙警情中抽取30起典型案例進行分析研判,發(fā)現(xiàn)冒充機關人員的詐騙中,犯罪分子多數(shù)采用手機或改號電話(如“+8621”、“+38”開頭)進行人工點對點直呼。在詐騙方式上,仍以冒充“新X保險”、電信、郵局及“公安局”、“檢察院”人員,以事主身份信息泄露、涉嫌犯罪、郵包涉毒等借口要求進行“資產清查”或向“安全賬戶”轉賬。
在冒充熟人詐騙中,嫌疑人同樣采用手機人工點對點的方式,冒充親友、領導等,以出事故、借錢等理由誘騙事主轉賬匯款。警方提醒,近期由于高校開學,不少在校學生接到陌生來電自稱“論文導師”,要求事主進行轉賬詐騙。此類警情上升較為明顯。
此外,嫌疑人也會通過盜取QQ、微信,冒充公司老板誘騙財務人員進行轉賬。分析發(fā)現(xiàn),被騙資金主要通過網(wǎng)銀和柜臺轉賬,分別達70%和20%。
大額電信詐騙主要分布在老城區(qū)
在近期30起大額電信詐騙警情中,近70%的受騙對象為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,受騙事主年齡最大的89歲,最小的29歲。其中,男性10人,女性20人。大額電信詐騙警情主要分布在越秀、荔灣、海珠、白云等人口密集的傳統(tǒng)老城區(qū)(四區(qū)合計22起)。警方分析,該類詐騙受害人員多是高學歷和具有專業(yè)知識的人群,具有一定的經(jīng)濟基礎和生活積累,一旦上當受騙,損失金額相比其它詐騙手法更高。
據(jù)介紹,在廣州警方去年開展“3+2”專項打擊整治行動、強化電信詐騙防范打擊下,詐騙分子也在不斷調整詐騙策略,從以往利用網(wǎng)絡平臺大規(guī)模“撒網(wǎng)式”群呼,轉變?yōu)槭孪日莆仗囟ㄈ巳荷矸菪畔,進行有針對性地人工“點對點”直呼,這種詐騙方式的隱蔽性和迷惑性更高,群眾的上當概率也更高。此外,由于詐騙分子進行了心理攻勢和恐嚇誘騙,事主受騙轉賬匯款后往往不敢告知親友,也不敢報警求助,而是事隔數(shù)日甚至一兩周后方才醒悟被騙。
■典型案例
假“公安”謊稱事主涉犯罪,騙走240萬
事主老王(化名)是某醫(yī)院職工,1月30日其在上班期間接到一個自稱“新X保險公司”工作人員的電話,該工作人員詢問其是否辦理了保險理賠。
由于老王沒有購買過新X保險的產品,理所當然回復不知情。該“新X保險”工作人員又稱,有人以老王的名義購買了保險并涉嫌騙保,懷疑其身份信息已被盜用了,為“安全起見”,馬上“幫助”老王向“上海松江公安局”打電話報警,讓其不要掛線。
隨后,一名自稱“公安局刑警隊長”的人接聽了電話,該人稱查詢到老王在上海開通的銀行賬戶涉嫌洗黑錢及販毒案,要求對其進行“資金核查”。事主在對方恐嚇和誘騙下,沒有與親友商量,而是按對方要求先到附近酒店開了一個房間,隨后又在房間電腦登錄網(wǎng)上銀行,插入U盾后向對方銀行賬戶進行多次轉賬,損失合計240余萬元。
“老板”微信指令轉賬,公司財務被騙40萬
事主張大姐(化名)是一間公司的財務主管,1月28日其在上班時發(fā)現(xiàn)手機微信上有一個自稱其公司老板“李明”(化名)的人要求添加好友,因事主公司老板也叫李明,即信以為真,便添加了該微信好友。
不久,“李明”通過微信發(fā)信息給事主,因業(yè)務需要,指令其盡快匯款80萬元到深圳市某科技公司的賬戶。張大姐未經(jīng)電話與老板核實,直接在辦公室按“微信老板”指令登錄公司的網(wǎng)上銀行賬戶,分兩筆向對方指定的銀行賬戶匯款。當完成了首筆40萬元轉賬后,其老板李明立即打電話給事主,詢問其為何匯款時,事主方才發(fā)現(xiàn)被騙。
孩子被抓要保釋金,老太被騙40萬養(yǎng)老金
事主陳老太(化名)今年89歲,已離休多年。1月9日,她在家中接到一個男子打來陌生電話,對方自稱是其孫子,并告知事主剛剛更換了手機號碼,請其重新登記。
第二天,陳老太接到“孫子”來電,對方稱昨晚酒后駕車被警察抓走了,需要交10萬元罰款才能釋放,讓其盡快匯錢到同學李某的銀行賬號。陳老太信以為真,心急如焚地趕到銀行通過柜臺向“孫子”所說的賬戶轉入10萬元。
不久,“孫子”再次來電,稱還要繳納30萬元的保證金,讓其轉賬至另一個同學趙某的銀行賬號上。陳老太在對方誘騙下,再次到銀行柜臺轉賬了30萬元。之后,陳老太向家人詢問孫子情況時,才發(fā)現(xiàn)被騙。